香港 2025年10月17日 /美通社/ -- 10月16日,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在上海舉行。大會以「攜手應對挑戰:全球行動、創新與可持續增長」為主題,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全球500強企業負責人等在內的約500位中外嘉賓參會。
復星國際聯席董事長汪群斌應邀作題為《以創新驅動:復星全球化攀登之路》的演講,分享了復星如何在全球化征程中,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贏。
汪群斌表示:「作為一家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復星成立三十餘年來始終秉持『助天下』的初心,將全球化視野與本地化深耕相結合,將科技創新與社會責任相融合,走出一條創新驅動、責任引領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創新,滿足全球家庭未被滿足的需求
「創新的最高境界,是讓生命不留遺憾。」汪群斌表示,「在健康領域,創新不是論文上的數字,而是患者眼中的希望。每一個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背後,都是一個渴望健康的家庭。」
他以復星自主研發的創新型抗PD-1單抗H藥漢斯狀為例,進一步闡釋復星對創新的理解。
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而小細胞肺癌是其中侵襲性最強的亞型,約80%的患者首次確診時已處於廣泛期階段,臨床病情惡化快,總體預後不良。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復星的科學家團隊成功研發出H藥—全球首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抗PD-1單抗。截至目前,H藥已在中國、歐盟、英國、新加坡、印度等近40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惠及全球逾11萬名患者。
H藥是首個且目前唯一在歐盟獲批用於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抗PD-1單抗。「作為中國企業,我們感到很自豪,這意味着中國創新藥成功進入了全球藥品審批最嚴格的市場。」汪群斌說。
值得一提的是,10月9日,H藥胃癌圍手術期III期臨床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支持提前申報上市。這意味着,未來,胃癌患者在術前和術後有望不再需要進行輔助化療。
今年以來,復星在創新藥領域實現多點破局。HLX43是一款靶向PD-L1的抗體偶聯藥物(ADC),正在中、美、日、澳等國家開展非小細胞肺癌、胸腺癌等實體瘤的臨床研究。目前,全球範圍內尚無PD-L1 ADC獲批上市,HLX43有潛力成為高效、安全的「廣譜抗癌藥」。此外,在小分子創新藥方面,復星自研的靶向藥物復邁寧獲批兩項罕見病適應症,填補了相關罕見病腫瘤領域的治療空白。
汪群斌認為,在創新藥賽道,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中國企業正在經歷一次偉大的轉型,「就復星而言,我們將繼續以源頭創新為目標,聚焦未滿足的臨床需求,攜手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推動醫療健康事業發展。」
以創新,參與全球價值創造
作為最早「出海」的中國民營企業之一,復星在全球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持續深耕。汪群斌表示:「我們深刻體會到,全球化能力的核心是創新能力,是價值鏈整合的能力。」
在醫藥領域,復星始終瞄準全球化進行佈局。經過十多年積累,逐步構建起全球化的研發、註冊、BD(業務發展)和營銷能力。截至目前,復星旗下生物藥創新產品已觸達近60個國家和地區,惠及全球超85萬患者。其中,乳腺癌治療核心產品漢曲優,是中國、歐盟、美國獲批的「中國籍」單抗生物類似藥,累計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
在全球研發方面,復星打造了領先的小分子創新藥平台,抗體、ADC等大分子技術平台,細胞治療技術平台,並前瞻佈局核藥技術平台。專注於大分子的復宏漢霖已在全球範圍內完成800餘項藥政註冊申請,並獲得600餘項批准。
在全球BD方面,復星長期與Abbott、Dr. Reddy's、Lotus、Sandoz等通過戰略合作,加速拓展全球主要市場。今年上半年,復宏漢霖BD合同現金流入超人民幣10億元,同比增長280%。今年8月,復星醫藥兩款自研的小分子抑制劑也連續實現對外授權,將攜手海外合作夥伴,惠及更多全球患者。
復星的全球化創新不止於醫藥領域。汪群斌介紹,在文旅消費領域,復星旅文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持續深化AI數字化升級,G.M Copilot對話助手提供7x24小時即時響應的個性化服務,目前已覆蓋巴西、法國、比利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全球12個國家市場。今年8月,復星旅文與阿里雲達成全棧AI合作,基於通義千問模型共同開發文旅智能體「AI G.O」,全球客戶的度假全流程體驗將得到大幅提升。
在金融服務領域,復星葡萄牙保險依託AI應用,全面提升業務全流程效率,並提高數據準確性,推動保險業務快速發展。目前,車險自動理賠率從2023年末的48%提升至66%。
此外,豫園燈會走出國門,相繼在法國巴黎、泰國曼谷舉辦,為海外朋友了解中國文化、愛上中國文化,打開了新的窗口。舍得酒業也承載著「捨與得」的中國智慧,揚帆出海,登陸40個國家和地區。
「創新是價值創造的源動力。我們始終相信,依託創新不斷實現價值創造,是中國企業出海最重要的錨。」汪群斌說。
以創新,踐行全球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不僅是商業主體,更是社會公民。我們相信,商業向善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創新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社會問題解決方案的重新設計。」汪群斌表示,在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復星始終高度重視ESG(環境、社會、治理)責任。
在抗擊全球瘧疾方面,復星持續貢獻「中國方案」,將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團隊發現的青蒿素,研發成為中國001號(青蒿琥酯)、002號(注射用青蒿琥酯)創新藥。截至2025年6月底,復星已累計向全球供應超過4.2億支注射用青蒿琥酯,累計救治全球超8,400萬重症瘧疾患者。
過去數十年間,儘管全球抗瘧取得了重大進展,瘧疾仍然是全球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瘧疾每分鐘就奪走一個人的生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4年世界瘧疾報告》,2023年全球83個國家估計有2.63億新發瘧疾病例,全球瘧疾死亡人數達到59.7萬人。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復星持續創新,盡最大努力提升藥品可及性。2023年6月,復星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注射用青蒿琥酯Argesun獲世界衛生組織預認證,成為首個通過該預認證的一步配製青蒿琥酯注射劑。與第一代產品相比,第二代產品極大提升了臨床使用的便利性,特別適用於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的非洲偏遠地區,被當地醫護人員稱為「來自中國的救命藥」。
同樣圍繞「健康」這個全球公共議題,在中國鄉村,復星於2017年發起了鄉村醫生項目。秉持「我們守護村醫,村醫守護大家」理念,經過8年堅持,鄉村醫生項目已覆蓋16個省、市、自治區的78個縣,守護着2.5萬名村醫,惠及300萬戶農村家庭、超1600萬農村人口。
今年9月,「健康中國•2025全國暖心鄉村醫生及鄉鎮衛生院院長」發佈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會上推出了AI村醫助手(1.0),它依託阿里巴巴通義大模型打造,把專家們共同編寫的《鄉村醫生診療口袋書》轉化為數字數據庫,村醫可以通過簡潔的窗口,一問一答,隨時查閱口袋書中權威、普惠的基層醫療問診方案,高效輔助日常工作。
「當每位中國村醫、每位非洲兒童都能享受到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創新紅利,我們的創新就有了最大價值。」汪群斌表示,「『助天下』是復星成立之初就確立的企業價值觀,無論青蒿琥酯援非抗瘧,還是鄉村醫生項目,都是這一理念的具體實踐。」
憑藉多年來的持續努力,復星MSCI ESG評級保持為AA,連續入選標普全球《可持續發展年鑑》,並在中國企業中名列最佳1%,富時羅素ESG評分也持續領先全球同業。
汪群斌表示,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商業向善的力量正在推動企業與社會、中國與世界,在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發生深刻變革,「未來,復星將攜手全球合作夥伴,以創新為梯,以責任為纜,繼續攀登可持續發展的新高峰,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企業的智慧與力量。」
SOURCE 復星

分享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