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ibility Statement Skip Navigation
  • 數據隱私
  • 聯繫我們
  • 發佈新聞稿
  • 新聞
  • 產品
    • 概覽
    • 美通社發佈
    • 贊助廣告
    • Cision Global Media Monitoring
    • Cision投資者關係
    • 媒體新聞室
    • 所有產品
  • 聯繫
    • 一般資訊
    • 申請諮詢
    • 合作
    • 媒體諮詢
When typing in this field, a list of search results will appear and be automatically updated as you type.

搜索您的內容

未找到結果。請更改搜索條件並重試。
  • 焦點新聞
      • 瀏覽新聞稿

      • 所有新聞稿
      • 所有上市公司
      • 所有多媒體

      • 所有多媒體
      • 所有照片
      • 所有影片
  • 商業與財經
      • 一般商業

      • 人事公告
      • 人力資源與勞動力管理
      • 企業擴張
      • 住宅房地產
      • 商業地產
      • 外包業務
      • 小型企業服務
      • 展會新聞
      • 房地產交易
      • 新產品與服務
      • 業績公佈
      • 海外房地產(非美國)
      • 牌照許可和營銷協議
      • 獎項
      • 環境、社會和治理
      • 社會責任投資
      • 訃告
      • 調查、民意測驗和研究
      • 所有 一般商業

      • 商業科技

      • 互聯網技術
      • 區塊鏈
      • 半導體
      • 外圍設備
      • 廣播技術
      • 數據分析
      • 納米技術
      • 網絡
      • 金融科技
      • 電子元件
      • 電子商務
      • 電子設計自動化
      • 電腦硬件
      • 電腦網絡
      • 電腦與電子產品
      • 電腦軟件
      • 電腦配件
      • 高科技安全
      • 所有 商業科技

      • 所有娛樂與媒體

      • 出版與信息服務
      • 圖書
      • 娛樂
      • 廣告
      • 廣播與播客
      • 藝術、文化和設計
      • 雜誌
      • 電影
      • 電視
      • 音樂
      • 所有 所有娛樂與媒體

      • 汽車與運輸

      • 供應鏈/物流
      • 卡車和公路運輸
      • 旅遊
      • 汽車
      • 海事與造船
      • 航空公司與航空
      • 航空航天與國防
      • 航空貨運
      • 運輸、卡車和鐵路
      • 鐵路與多式聯運
      • 所有 汽車與運輸

      • 財經服務和投資

      • A股東激進主義
      • 保險
      • 債券與股票評級
      • 共同基金
      • 加密貨幣
      • 合同
      • 合資企業
      • 房地產
      • 投資意見
      • 收購、合併和接管
      • 會計新聞與問題
      • 業績公佈
      • 業績預測
      • 產品
      • 破產
      • 私募
      • 紅利
      • 股東大會
      • 股票分割
      • 融資協議
      • 重組與資本結構調整
      • 銀行與金融服務
      • 銷售報告
      • 電話會議公告
      • 風險投資
      • 所有 財經服務和投資

  • 科學與技術
      • 消費科技

      •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
      • 人工智能
      • 加密貨幣
      • 區塊鏈
      • 娛樂與媒體
      • 數據分析
      • 消費電子產品
      • 無線通信
      • 社交媒體
      • 移動設備/應用程序
      • 金融科技
      • 雲計算 物聯網
      • 電子商務
      • 電子設計自動化
      • 電腦硬件
      • 電腦網絡
      • 電腦與電子產品
      • 電腦軟件
      • 電腦配件
      • 所有 消費科技

      • 環境

      • 保護與回收
      • 環保產品與服務
      • 環境問題
      • 環境政策
      • 綠色科技
      • 自然災害
      • 所有 環境

      • 能源與自然資源

      • 一般製造業
      • 公用事業
      • 化學
      • 天然氣
      • 採礦
      • 採礦與金屬
      • 替代能源
      • 水務
      • 石油和天然氣發現
      • 石油和能源
      • 電力設施
      • 所有 能源與自然資源

      • 重工業和製造業

      • 一般製造業
      • 化學
      • 建築與建造
      • 採礦
      • 採礦與金屬
      • 暖通空調(供暖、通風與空調)
      • 機床、金屬加工和冶金
      • 機械
      • 煙草
      • 紙張、林產品和集裝箱
      • 紡織品
      • 航空航天與國防
      • 貴金屬
      • 農業
      • 電腦配件
      • 所有 重工業和製造業

      • 電信

      • 無線通信
      • 移動設備/應用程序
      • 網絡電話
      • 運營商和服務
      • 電信
      • 電信設備
      • 電信運營商和服務
      • 電腦網絡
      • 電腦配件
      • 所有 電信

  • 生活與健康
      • 健康

      • FDA 批准
      • 保健與醫院
      • 健康保險
      • 健身保健
      • 傳染病控制
      • 制藥業
      • 國際醫療審批
      • 心理健康
      • 牙科
      • 生物技術
      • 生物統計學
      • 臨床試驗與醫學發現
      • 輔助藥物
      • 醫療制藥
      • 醫療設備
      • 所有 健康

      • 所有娛樂與媒體

      • 出版與信息服務
      • 圖書
      • 娛樂
      • 廣告
      • 廣播與播客
      • 藝術、文化和設計
      • 雜誌
      • 電影
      • 電視
      • 音樂
      • 所有 所有娛樂與媒體

      • 旅遊

      • 休閒與旅遊
      • 客運航空
      • 戶外、露營和遠足
      • 旅遊
      • 賭博與賭場
      • 遊樂場和旅遊景點
      • 酒店和度假村
      • 所有 旅遊

      • 消費產品及零售

      • 傢具與裝修
      • 動物與寵物
      • 化妝品與個人護理
      • 啤酒、葡萄酒和烈酒
      • 大麻
      • 婚慶服務
      • 家居用品、消費品和化妝品
      • 家庭裝修
      • 家用產品
      • 時尚
      • 有機食品
      • 玩具
      • 珠寶
      • 產品召回
      • 超市
      • 辦公用品
      • 零售業
      • 非酒精飲料
      • 食品與飲料
      • 飲料
      • 餐飲業
      • 所有 消費產品及零售

      • 體育

      • 戶外、露營和遠足
      • 運動器材和配件
      • 體育
      • 體育賽事
      • 所有 體育

  • 政策與公共利益
      • 政策和公共利益

      • 企業社會責任
      • 公共安全
      • 動物福利
      • 勞工與工會
      • 教育
      • 歐洲政府
      • 環保產品與服務
      • 經濟新聞、趨勢和分析
      • 自然災害
      • 非營利
      • 所有 政策和公共利益

  • 人文與文化
      • 人文和文化

      • 兒童相關新聞
      • 多元化、公平與包容
      • 婦女相關新聞
      • 宗教
      • 殘疾人新聞
      • 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者
      • 老年公民
      • 西班牙語新聞
      • 退伍軍人
      • 所有 人文和文化

  • 概覽
  • 美通社發佈
  • 贊助廣告
  • Cision Global Media Monitoring
  • Cision投資者關係
  • 媒體新聞室
  • 所有產品
  • 一般資訊
  • 申請諮詢
  • 合作
  • 媒體諮詢
  • Hamburger menu
  • PR Newswire: news distribution, targeting and monitoring Home
  • 發佈新聞稿
    • 交談

    • 所有聯繫資訊
    • 聯繫我們


  • 新聞稿
  • 發佈新聞稿
  • 數據隱私
  • 焦點新聞
    • 瀏覽所有新聞
    • 所有新媒體
  • 商業與財經
    • 一般商業
    • 商業科技
    • 所有娛樂與媒體
    • 汽車與運輸
    • 財經服務和投資
  • 科學與技術
    • 消費科技
    • 環境
    • 能源與自然資源
    • 重工業和製造業
    • 電信
  • 生活與健康
    • 健康
    • 所有娛樂與媒體
    • 旅遊
    • 消費產品及零售
    • 體育
  • 政策與公共利益
  • 人文與文化
    • 人文和文化
  • 新聞稿
  • 發佈新聞稿
  • 數據隱私
  • 概覽
  • 美通社發佈
  • 贊助廣告
  • Cision Global Media Monitoring
  • Cision投資者關係
  • 媒體新聞室
  • 所有產品
  • 新聞稿
  • 發佈新聞稿
  • 數據隱私
  • 一般資訊
  • 申請諮詢
  • 合作
  • 媒體諮詢
  • 新聞稿
  • 發佈新聞稿
  • 數據隱私

【直擊EHA 2024】耐立克®三項研究進展入選,治療CML和Ph+ ALL的海外數據驚艷
  • USA - English
  • APAC - English

Ascentage Pharma Logo (PRNewsfoto/Ascentage Pharma)

新聞提供者

亞盛醫藥

18 6月, 2024, 12:15 CST

分享這篇文章

Share toX

分享這篇文章

Share toX

中國蘇州和美國馬里蘭州羅克維爾2024年6月18日 /美通社/ -- 致力於在腫瘤、乙肝及與衰老相關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的領先的生物醫藥企業——亞盛醫藥(6855.HK)今日宣佈,公司原創1類新藥、中國首個獲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奧雷巴替尼(HQP1351;商品名:耐立克®)的三項研究最新數據,已在2024年歐洲血液學協會年會(EHA 2024)上以壁報形式公佈。

其中,在2023年美國血液學會年會公佈的數據基礎上,公司更新了耐立克®治療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和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h+ ALL)研究的中位1年隨訪數據。結果顯示對於經過多個TKI治療(包括對ponatinib或/和asciminib耐藥),伴有或不伴有T315I突變,耐立克®都表現出優異持續的臨床療效,患者長期藥物耐受性良好。

該項臨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白血病科的Elia Jabbour博士表示:「研究表明,耐立克®在針對既往接受重度治療的CML和Ph+ ALL(包括對ponatinib和asciminib耐藥或不耐受)的患者時,具有顯著的療效和可控的安全性。這意味著耐立克®有潛力為這一具有挑戰性的患者群體提供有價值的治療選擇,需要通過長期研究進一步驗證其臨床優勢。」

亞盛醫藥首席醫學官翟一帆博士表示:「以往進展和本次在EHA年會上公佈的最新數據,再次證明了耐立克®在ponatinib和asciminib耐藥患者中的巨大潛力。我們將加快這一全球『Best-in-class』產品的臨床開發,為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耐立克®是亞盛醫藥自主研發的全球層面「Best-in-class」藥物。作為中國首個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該產品目前已有兩項適應症獲批,分別為治療任何TKI耐藥、並伴有T315I突變的CML慢性期(-CP)和加速期(-AP)的成年患者;治療對一代和二代TKI耐藥和/或不耐受的CML-CP成年患者。耐立克®在中國的商業化推廣由亞盛醫藥和信達生物共同負責。目前,耐立克®有一項治療初治Ph+ ALL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正在開展中,意味著其有望成為國內首個獲批的用於Ph+ ALL一線治療的TKI。

EHA年會作為歐洲血液學領域規模最大的國際會議,每年吸引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的1萬多名專業人士與會,分享全球最前沿的研究進展和突破性臨床數據。亞盛醫藥還在本屆大會上公佈了Bcl-2抑制劑APG-2575、EED抑制劑APG-5918的最新研究進展。

耐立克®在此次EHA年會上展示的核心要點如下:

Olverembatinib Overcomes Ponatinib and Asciminib Resistance in Patients (Pts) with Heavily Pretreate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 and Philadelphia-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h+ ALL)

奧雷巴替尼(HQP1351)可克服既往接受重度治療的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和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h+ ALL)患者對Ponatinib和Asciminib的耐藥

  • 摘要編號:P722
  • 展示類型:壁報展示
  • 分會場標題: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 臨床研究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 Clinical)
  • 日期及時間: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 18:00 – 19:00 (歐洲中部時間) / 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 00:00 – 01:00 (北京時間)
  • 報告人:Elias Jabbour博士,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

核心要點:

  • 研究背景:奧雷巴替尼是亞盛醫藥自主研發的一款新型強效BCR::ABL1 TKI,目前已有臨床前及臨床數據證實其在CML或Ph+ ALL的患者中具有強效抗腫瘤活性。
  • 研究介紹:這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研究,旨在評估奧雷巴替尼治療既往接受過重度TKI治療(包括Ponatinib和Asciminib)的CML或Ph+ AL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入組患者和研究方法:截至2024年1月2日,本研究共納入80例既往接受重度TKI治療患者,包括62例CML-CP和18例進展期Ph+白血病(包括CML-AP, CML-BP, 和Ph+ ALL)患者。患者隨機分配至30mg、40mg和50 mg劑量組,奧雷巴替尼採用隔天一次(QOD)口服給藥方案,每28天為一個給藥週期。
  • 療效數據:
    • 1)  CML-CP患者:
      • 31/51(60.8%)患者獲得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CCyR),25/59(42.4%)患者獲得主要分子學反應(MMR)。且反應率與是否伴有T315I突變無差異; 
      • 既往ponatinib治療失敗的患者中,共15/26(57.7%)獲得CCyR(包括既往Ponatinib耐藥患者10/19 [52.6%]例和不耐受患者3/4[75.0%]例);共11/30(36.7%)獲得MMR(包括既往Ponatinib耐藥9/21[42.9%]和不耐受1/6[16.7%]); 
      • 既往Asciminib治療耐藥的患者中,4/8(50.0%)獲得CCyR, 4/12(33.3%)獲得MMR。
    • 2)  進展期Ph+白血病患者:
      • 3/14(21.4%)患者獲得CCyR,3/17(17.6%)患者獲得MMR。
  • 安全性數據:
    • 72例(90.0%)患者在奧雷巴替尼治療中經歷了不良事件(TEAEs),其中大部分為輕度或中度;
    • 較常見的≥3級TEAEs為血小板減少(17.5%)、中性粒細胞減少(12.5%)和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12.5%);發生在≥3例(3.8%)患者中的嚴重不良事件包括房顫、COVID-19感染、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腸梗阻;無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導致患者死亡。兩例(2.5%)患者發生1級與治療相關的動脈血管閉塞事件,分別為心絞痛和心力衰竭。
  • 結論:奧雷巴替尼在既往接受重度TKI治療(包括ponatinib或asciminib耐藥/不耐受)的CML-CP和進展期Ph+白血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且耐受性良好。

Combination of Third Generation TKI Olverembatinib and Chemotherapy or Blinatumomab for New Diagnosed Adult Ph+ ALL Patients

第三代TKI奧雷巴替尼聯合化療或Blinatumomab用於治療新診斷的Ph+ ALL成人患者

  • 摘要編號:P427
  • 展示類型:壁報展示
  • 分會場標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臨床研究(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 Clinical)
  • 日期及時間: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 18:00 – 19:00 (歐洲中部時間) / 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 00:00 – 01:00 (北京時間)
  • 報告人:陳俊傑,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核心要點:

  • 研究背景:TKI改善了Ph+ ALL患者的長期預後,但TKI耐藥問題仍然是一個挑戰。既往報告顯示,第三代TKI Ponatinib聯合化療在三個月內的完全分子學緩解率(CMR)可達75%。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奧雷巴替尼聯合PDT-ALL-2016方案一線治療Ph+ ALL顯示出了良好的結果,治療後第90天的CMR率為84.6%。此外,TKI聯合blinatumomab(BITE)的無化療方案已顯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研究介紹:該研究評估了奧雷巴替尼聯合化療(TKI+化療)及奧雷巴替尼聯合blinatumomab(TKI+BITE)用於一線治療 Ph+ ALL 的臨床療效。
  • 入組患者和研究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研究入組了31例新確診的Ph+ ALL患者。這些患者接受了奧雷巴替尼(40mg,隔日一次)聯合兒童啟發化療(n=19;PDT-ALL-2016方案)或blinatumomab(n=12;給藥2周, 2周無治療間歇期)的治療。患者中位年齡為40歲,15例(48.4%)患者合併1種合併症,8例(25.81%)患者有2種以上合併症。
  • 療效數據:中位隨訪16個月後,所有患者在接受1個治療週期後均獲得完全緩解(CR)。總隊列中,28例(90.3%)患者在三個月內達到CMR。其中,TKI+化療隊列和TKI+BITE隊列分別有16例(84.2%)和12例(100.0%)患者在三個月內達到CMR。總隊列的1年總生存(OS)率為93.1%,無事件生存(EFS)率為78.4%。TKI+化療隊列的1年OS率為96.2%,EFS率為71.5%。TKI+BITE隊列的1年OS率為 100.0%,EFS率為90.0%。
  • 安全性數據:在10例(32.3%)患者中觀察到不良事件,3例(9.6%)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感染性休克;2例(6.4%)患者出現輕度胰腺炎;2例(6.4%)患者發生耶氏肺孢子菌肺炎;2例(6.4%)患者發生2級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1例(3.2%)患者發生肺栓塞。
  • 結論:這項研究對奧雷巴替尼聯合化療或blinatumomab治療成人Ph+ ALL患者進行了評估。在入組的31例患者中,觀察到了顯著的1年生存率和CMR 率,這為提高長期生存率帶來了希望。TKI+化療和TKI+BITE隊列都顯示了良好的臨床結果,且TKI+BITE隊列的生存潛力優於TKI+化療隊列。值得注意的是,儘管74.19%的患者有至少一種合併症,中位年齡達40歲,安全性仍可接受。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in Adults with TKI-Resistant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Receiving Olverembatinib-Therapy

接受奧雷巴替尼治療的TKI耐藥成年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患者報告結局

  • 摘要編號:P1862
  • 展示類型:電子壁報展示
  • 分會場標題: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 臨床研究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 Clinical)
  • 日期及時間:2024年6月14日,星期五 18:00 – 19:00 (歐洲中部時間) / 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 00:00 – 01:00 (北京時間)
  • 報告人:於露,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核心要點:

  • 研究背景:第三代TKI改善了TKI耐藥的CML患者的預後。然而,關於接受如奧雷巴替尼等第三代TKI的成年患者的患者報告結局數據很少。
  • 研究介紹:該研究旨在評估接受奧雷巴替尼治療的TKI耐藥CML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HRQoL)、焦慮和抑鬱症狀,並確定與之相關的變量。
  • 入組患者和研究方法:
    • 該項多中心研究中,接受奧雷巴替尼治療的TKI耐藥的患者在基線以及治療期間定期完成歐洲癌症研究與治療組織(EORTC)生命質量評估問卷(QLQ-C30)、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鬱自評量表(SDS)。研究通過基於獨立工作相關矩陣的廣義估計方程線性模型,估計患者報告結局隨時間變化趨勢,並使用廣義估計方程模型評估患者基線特徵和奧雷巴替尼治療期間的治療反應對HRQoL、SAS和SDS的影響。
    • 本研究共納入159例處於CP或AP的CML患者。中位(範圍)年齡為 42(20-74)歲。104例(65%)患者為男性。從確診CML到開始接受奧雷巴替尼治療的時間間隔為5(0.3-23)年。77例(48%)患者在確診CML後的5年內接受了奧雷巴替尼治療。所有患者都完成了QLQ-C30問卷,115例患者完成了SAS和SDS問卷。
  • 問卷數據:
    • 根據EORTC QLQ-C30問卷評估,基線時最嚴重的3種症狀負擔為經濟困難、疲勞和失眠。在奧雷巴替尼治療期間,包括整體健康、身體功能、情感功能、疲勞、疼痛、呼吸困難、腹瀉和經濟困難在內的8個量表項目獲得顯著改善。沒有量表項目出現顯著惡化。在多變量分析中,年齡<40歲與更好的社會功能改善相關(p=0.021);CP患者(與AP相比)呼吸困難(p=0.028)和腹瀉(p=0.042)得到更好的改善;達到MMR後,整體健康(p=0.005)、噁心嘔吐(p=0.009)和腹瀉(p=0.001)都獲得更好的改善。
    • 基線時,根據SAS評分,有96例(84%)患者正常,19例(16%)患者有輕度或中度焦慮症狀。根據SDS評分,64例(56%)患者正常;37例(32%)有輕度抑鬱症狀,14例(12%)有中度或重度抑鬱症狀。SAS評分在奧雷巴替尼治療期間隨時間推進顯著降低(p<0.001),而SDS評分沒有顯著變化。在接受奧雷巴替尼治療 的第36個月,分別有78例(95%)和48例(59%)患者根據SAS和SDS問卷評估結果被認定為沒有焦慮和抑鬱症狀。沒有發現任何在奧雷巴替尼治療期間影響SAS評分變化的變量。
  • 結論:TKI耐藥CML患者在奧雷巴替尼治療期間的HRQoL和焦慮症狀隨時間的延長有顯著改善。年齡較小,處於CP期,在奧雷巴替尼治療中達到MMR的患者的HRQoL改善情況更好。

關於亞盛醫藥

亞盛醫藥是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生物醫藥企業,致力於在腫瘤、乙肝及與衰老相關的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2019年10月28日,亞盛醫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855.HK。

亞盛醫藥擁有自主構建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向藥物設計平台,處於細胞凋亡通路新藥研發的全球前沿。公司已建立擁有9個已進入臨床開發階段的1類小分子新藥產品管線,包括抑制Bcl-2、IAP或MDM2-p53等細胞凋亡通路關鍵蛋白的抑制劑;新一代針對癌症治療中出現的激酶突變體的抑制劑等,為全球唯一在細胞凋亡通路關鍵蛋白領域均有臨床開發品種的創新公司。目前公司正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及歐洲開展40多項臨床試驗,其中5項為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

用於治療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核心品種奧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曾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評中心(CDE)納入優先審評和突破性治療品種,並已在中國獲批,是公司的首個上市品種。目前,耐立克®已被成功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2年)》。該品種還獲得了美國FDA快速通道資格、孤兒藥資格認定、以及歐盟孤兒藥資格認定。

截至目前,公司共有4個在研新藥獲得16項FDA和1項歐盟孤兒藥資格認定,2項FDA快速通道資格以及2項FDA兒童罕見病資格認證。公司先後承擔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其中「重大新藥創製」專項5項,包括1項「企業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及4項「創新藥物研發」,另外承擔「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1項。

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亞盛醫藥已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知識產權佈局,並與UNITY、MD Anderson、梅奧醫學中心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默沙東、阿斯利康、輝瑞等領先的生物技術及醫藥公司、學術機構達成全球合作關係。公司已建立一支具有豐富的原創新藥研發與臨床開發經驗的國際化人才團隊,同時,公司正在高標準打造後期的商業化生產及市場營銷團隊。亞盛醫藥將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加速推進公司產品管線的臨床開發進度,真正踐行「解決中國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的使命,以造福更多患者。

前瞻性聲明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陳述僅與本文作出該陳述當日的事件或資料有關。除法律規定外,於作出前瞻性陳述當日之後,無論是否出現新資料、未來事件或其他情況,我們並無責任更新或公開修改任何前瞻性陳述及預料之外的事件。請細閱本文,並理解我們的實際未來業績或表現可能與預期有重大差異。本文內所有陳述乃本文章刊發日期作出,可能因未來發展而出現變動。

SOURCE 亞盛醫藥

Modal title

來自同一來源

亞盛醫藥公佈2025年上半年業績,耐立克銷售強勁增長達93%

亞盛醫藥公佈2025年上半年業績,耐立克銷售強勁增長達93%

致力於研發創新藥以解決腫瘤等領域全球患者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的綜合性生物醫藥企業--亞盛醫藥(納斯達克代碼:AAPG;香港聯交所代碼:6855)(以下簡稱「亞盛醫藥」 、「本公司」 、「我們」 或「我們的」...

亞盛醫藥利生妥®一線治療中高危MDS患者的全球注冊III期臨床研究獲美國FDA和歐洲EMA批准

亞盛醫藥利生妥®一線治療中高危MDS患者的全球注冊III期臨床研究獲美國FDA和歐洲EMA批准

致力於在腫瘤等領域開發創新藥物的領先的生物醫藥企業——亞盛醫藥(納斯達克代碼:AAPG;香港聯交所代碼:6855)宣布,公司自主研發的Bcl-2選擇性抑制劑利沙托克拉(商品名:利生妥®;研發代碼:APG-2575)聯合阿扎胞甘(AZA)治療新診斷的中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HR-MDS)患者的全球注...

此來源更多新聞稿

探索

保健與醫院

保健與醫院

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

醫療制藥

醫療制藥

制藥業

制藥業

相關題材的新聞稿

聯繫Cision

  • [email protected]
  • 一般資訊
  • 申請咨詢
  • 合作
  • 媒體咨詢

產品

  • Cision傳播雲平台
  • 營銷人
  • 公關
  • 投資者關係和合規
  • 代理商
  • 小型企業
  • 所有產品

關於

  • 關於美通社
  • 關係 Cision
  • 工作機會
  • 無障礙聲明
  • 亞太地區 - 簡體中文
  • 亞太地區
  • 亞太地區—繁體中文
  • 阿拉伯
  • 巴西
  • 加拿大
  • 捷克共和國
  • 丹麥
  • 芬蘭
  • 法國
  • 德國
  • 印度
  • 以色列
  • 印尼
  • 意大利
  • 墨西哥
  • 中東
  • 荷蘭
  • 挪威
  • 波蘭
  • 葡萄牙
  • 俄羅斯聯邦
  • 斯洛伐克
  • 西班牙
  • 瑞典
  • 英國
  • 美國

我的服務

  • 所有新聞稿
  • 平台

Do not sell or share my personal information:

  • Submit via [email protected] 
  • Call Privacy toll-free: 877-297-8921

聯繫Cision

產品

關於

Dịch vụ của tôi
  • 所有新聞稿
  • Platform
[email protected]
  • 使用條款
  • 隱私條款
  • 信息安全政策
  • 網站地圖
  • RSS
  • Cookie設定
  • 無障礙
版權所有 © 2025 Cision US Inc.